煤炭价格下跌迎改革良机 专家称“双轨制”或将终结
这种元素分布方式减小了横向和深度的带隙波动,降低了开路电压损失,最终创造了23.64%的转化率新纪录
叫响有一种叫云南的机遇,坚持全省招商引资一盘棋,深入推进务实招商三年行动,加快全球华商聚云南活动、民企助推云南高质量发展大会、滇商大会等成果转化,省外产业招商到位资金增长20%以上,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%以上。推动耕地占补平衡改革落地见效,坚决整治乱占、破坏耕地违法行为。
各级政府要习惯在监督下开展工作,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、工作监督,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,强化审计、统计、司法、财会监督,主动听取民主党派、工商联、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意见。强化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风险防范和保护。提升养老服务保障能力,深入实施惠老阳光工程,发展老年助餐服务。加速硅光伏产业垂直一体化布局,增加值增长15%。以市场为信号、以需定建,贯彻人、房、地、钱要素联动机制,加强房屋从开发建设到维护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监管。
深挖RCEP项下货物和服务贸易潜力,持续创建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,创新跨境电商展仓播一体化发展模式。力争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68%,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80%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.4%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.2%,第一、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.2%、5.7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.7%,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.3%,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.5%,粮食总产量1974万吨、创历史新高。
信用建设荣获全国进步单位、特色单位称号。过去一年的奋斗充满艰辛、成绩殊为不易,是在有力应对1961年有记录以来最严重气象干旱、能源供需紧张和房地产、综合交通、水利三大行业投资下行等多重困难中取得的,是在克服经济发展周期性结构性矛盾中取得的,是在经过艰苦卓绝三年抗疫斗争后取得的。高新技术企业增长25%、总量突破3000户,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4户、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6户。搭建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实体化运营和组织中心,推进中老泰引领示范通道和中缅通道建设,配合做好中越跨境标准轨铁路联通,打造智慧口岸云南标准,推动跨境多式联运常态化运行,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。
打造家门口的好医院,加快建设医疗高地、专科高地。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。
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。配合国家举行高山峡谷地区地震救援演习,建立重特大地震灾害123快速响应机制,科学应对隆阳5.2级、芒市5.0级地震。深入实施旅游高质量发展六项行动,持续规范市场秩序,建设两线一带一区,加快培育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。推进5G融合应用扬帆行动,申建国家级大数据产业试点示范项目。
(五)着力抓好三农工作,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。省、州(市)、县(市、区)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全部编制完成。全力抗大旱防大汛,安全处置33起森林火灾,有效应对17轮强降雨。(四)准确把握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重要要求,推动发展和安全相得益彰。
完善产业链图谱和在建项目、在谈项目、拟招企业清单,推进重点产业投资基金落地实施,引进超10亿元产业项目115个以上,加强要素保障,形成签约、落地、纳规、入统全闭环管理,产业投资占投资比重保持在50%以上,工业投资占投资比重保持行业领先。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渠道,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充裕。
构建2+3+N沿边产业园区发展格局,动态优化支持政策,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,每个园区落地一批重大产业项目。加快大瑞铁路、渝昆高铁、昆明西客站、文蒙铁路、昆玉铁路扩能改造和6个机场改扩建等项目建设。
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计划,建强产业工人队伍,推进中国昆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。加强金融监管,强化金融机构风险早期纠正硬约束,稳妥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,切实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。争创全国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和质量强国标杆城市。(三)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,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。推进国家级园区七通一平、省级园区五通一平,建设以园区为核心的交通物流枢纽。加快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成果转化。
积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。创新建设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,受到国家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。
三、2024年重点工作主要抓好9个方面:(一)着力发展实体经济,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闯出新型工业化新路。科学把握高速公路建设规模和节奏,稳步建设普通国省道和四好农村路。
恢复和新增耕地350万亩,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380万亩。煤炭产量增长11.2%,火电出力创10年来最好水平,新能源成为第二大电源、投产并网规模突破2000万千瓦、为2022年的14倍,坚决落实西电东送任务,最大限度实现能源安全与经济增长双保双赢。
(五)区域城乡发展呈现新面貌。工业投资增长19.1%、规模和增速均居全省各行业第1位,能源、农业、旅游投资规模均居全国前列。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新形势,稳市场、防风险、促转型。制定实施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,建立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,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450亿元,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2.3%。
加快实现农业龙头企业三个全覆盖。深化部省、省际、央地合作,积极承接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外溢产业,推广托管、飞地、园中园等跨区域合作模式,推动标志性产业链建设。
城镇新增就业53.98万人,城镇调查失业率5.3%。基本医保参保率连续稳定在95%以上。
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。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,在旗帜鲜明讲政治上树立更高标准、落实更严要求,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,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、政治领悟力、政治执行力,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一贯到底、落地见效。
深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,建设职业教育优质示范学校和专业(群)。渝昆高铁、滇中引水、昆明长水机场改扩建等重大项目扎实推进,滇藏铁路丽香段、叙毕铁路云南段开通运营,124个县(市、区)通高速公路。加快电力市场化改革,完善电价市场化形成机制。要雷厉风行抓落实,增强马上就办的意识,统筹把握时度效,更多为发展想办法、为群众办实事、为企业助把力,看准了就抓紧干,能多干就多干,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。
实施创业云南建设行动和青年创业兴乡行动,培育创业创新带头人和乡村工匠。推动融信服平台数据全归集、服务全覆盖、政策全上线,力争新增解决企业融资需求1000亿元。
二、2024年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,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,也是我省实现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的承上启下之年,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。做强做优高原特色农业。
统筹推进扩大内需和优化供给,一体推进产业强省、企业兴省、就业稳省,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发展,引导经营主体扩大有效益的投资,加快建设符合省情的现代化产业体系,促进居民就业增收,激发有潜能的消费,更好服务和融入国内大循环,深度参与国际循环。兜底保障361.7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。